站内搜索

授课专家:王志强老师

发表时间:2019/05/06 16:46:50  浏览次数:5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王志强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籍贯:广东广州   职称:副主任技师                  

语言:普通话标准,粤语、流利

工作单位:广东检验检检疫局技术中心                     

教育背景                                                                   

1984.09~1988.07        中山医科大学        医学实验技术              大 本

工作经历                                                                 

1982.07~1991.03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检验师

1991.03~1999.12   国家进口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广州)主管检验师

199.12~2001.03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实验室  主管检验师

2001.03~2006.06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室    主管检验师

2006.06至今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室  副主任技师

评审员经历                                                                   

2004.08                      参加CNAS举办的17025评审员培训经考核合格  成为CNAS17025注册评审员

2009.09          参加CNAS举办的15189评审员培训经考核合格  被聘为CNAS15189评审员

2010.12       参加CNAS举办的19489评审员培训经考核合格    被聘为CNAS19489评审员

2011.06        参加国家认监委举办的CMA评审员培训经考核合格    被聘为CMA评审员

2010.06      参加CNAS举办的17025主任评审员培训经考核合格    成为CNAS17025主任评审员

到目前为止,有参加了近300家实验室评审经历。

任现职期间工作业绩摘要:                                                                     

一、科研成果及获奖(省部级奖1项,广东局奖5项)

(一)省部级科技奖励 1

LAMP基因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及重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系列试剂盒开发,2007年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

(二)广东局奖励5

1、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验。广东局科技项目,2004年度广东检验检疫技术改进二等奖。(第1完成人)

2、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研究及应用,广东局科技项目2012年广东检验检疫技术兴检一等奖。(第12完成人)

3、用ATI ATB系统检验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验方法,广东局科技项目,广东检验检疫技术改进二等奖,第4完成人。

4、用ATI ATB系统检验食品中的致病菌,广东局科技项目,广东检验检疫技术改进三等奖,第2完成人。

5、弯曲菌检验程序  广东局科技项目,广东境检验检疫技术改进三等奖。(第3完成人)

二、标准制订:制订行业标准4

1、动物源性食品中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残留的快速检测,微生物抑制法行业标准SN/T2423-2010 第一完成人

2、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第1部分:沙门氏菌,(SN/T2206.1-2008),行业标准,第二完成人

3、出口食品中致病菌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检验方法第8部分:肺炎克雷伯氏菌SN/T2754.8-2011行业标准,第二完成人

4、出口食品中致病菌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检验方法第1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SN/T2754.8-2011标准,第二起草人

 

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

1、表皮葡萄球菌基因快速诊断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 1 0198807.5  第五完成人

2、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快速诊断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 1 0041358.8  7完成人

四、部分已完成科研项目:广东省科技项目3项,深圳局项目1

1、微生物法快速检测多种抗生素残留(2004GDK-27)广东局科技项目,第一完成人

2、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氯霉素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生物法2006B192。行业标准制订项目,第一完成人

,3、食品中香港海欧弧菌检测技术确认为研究(GDK2009GDK64)广东局科技项目,第一完成人

4、高灵敏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莹光颗粒试剂条的制 (2006SZK-13)  深圳局科技项目   第三完成人

五、在研科研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局科技项目1

1、南美白对虾产品的微生物分析及预测系统的建立(KYHZ2011A0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参与

2、进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检验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研究(2011GDK18)项目主持

六、发表论文、专著((公开发表14篇,均为第一作者,其中核心期刊10篇;著作3部)

(一)发表论文:

1、奶粉与保健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验方法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核心期刊)  2005.3 21(3)314-315

 2、从进口浓缩营养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04 . 16 (6 )528-531

3、肉骨粉中沙门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食品科学(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04.11 25252-255

 4、出血性大肠杆菌H7鞭毛抗原的诱导恢复及鉴定  食品科学(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04..9  25144-146

5、微生物抑制法快速检测鲜奶中多种抗生素残留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08.3  20(2)

6、微生物抑制法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多种抗生素残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08.09 189

7、水产品中香港海欧型菌检测技术建立与应用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11.0808

8、从进口冻虾中检出2株非O-1群霍乱弧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998. 10(1)24

9、海产品的四种肠道致病菌污染情况调查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996. 8 (4 )28-29

10、首次从进口冷冻带鱼中检出沙门氏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994. 6 (2 )41-42

11、进口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及卫生学评价  肉品卫生(第一作者) 1999. 111-12

12、 789宗进口冻鸡副产品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肉品卫生(第一作者)   1998 . 37-8

13、从进口冻鸡爪中检出一株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肉品卫生(第一作者)  1997 . 717-18

(二)专著

1、参加编译《乳品检验标准方法》第17版 中国标准出版社ISBN978-7-5066-4969-8

2、参加编写《食品安全ELISA快速检测技术》中国标准出版社ISBN978-7-5066-5433-3

3、参加编写《主要贸易国农产品及化妆品技术贸易措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ISBN978-7-5066-5556-9

3、参加编写《广东农产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指南》广东科技出版社ISB N978-7-5359-5692-7

七、其它工作业绩和荣誉

1、本人积累了30年卫生学微生物检测经验,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学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精湛,,能独立解决技术难题,在2002初年国外发生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阪崎肠杆菌引婴幼儿严重疾病时,主动请缨承担负责《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检验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2002年间完成项目的实验与验证,起草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并最最终成为广东局的非标方法(编号:GDFB23-2004)制订,该方法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得到推广应用。本人应用该方法于2003年的7月和8月分别在一宗进口婴儿配方奶粉的基粉及一宗进口浓缩营养粉中分别检出阪崎肠杆菌,均为国内首次检出,为严把国门作出了贡献。

2、20025月至20036, 广州局食品室微生物科三次FEPAS能力验证计划活动(食品微生物学五个致病菌两个卫生细菌七个检测项目),本人负责具体操作并出具检测报告,七个项目均取得满意结果,使广州局食品实验室一跃成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第一个参加英国FAPAS国际水平能力验证活动并全部通过实验的实验室,致病菌的鉴定达到国际水平。其中鉴定难度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致病菌分离与鉴定过程撰写论文《肉骨粉中沙门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与鉴定》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食品科学》2004.11 25252-255

3、《进口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及卫生学评价》被评为2000年度广东检验检疫优秀科技论文奖.

Copyright © 2016-2017 华检国培(北京)计量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本站保留所有权利

电话:010-63709851 E-mail:1272749334@qq.com 京ICP备2021028566号-1